1、置入人性化尺度空间
学校主要使用人群为高中生及老师,他们的思维方式及对户外景观的需求也日渐成熟,更趋向于可供停留和交流互动的空间。梳理现状条件置入更多功能性空间,赋予场地开放、围合、私密和半私密的空间特性,从而满足同学们对户外景观不同时间段的需求。通过增加林荫休憩空间,为师生提供友好舒适的交流平台;仿自然的草坡台阶形成观景与思考的高地,也成为学生毕业时拍照留念的理想圣地。
2、融入场地精神文化
场地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提升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重要载体,景观设计中通过一条文化飘带连接校园四大活动空间,沿线设置林荫道、文化构架、文化石(现有)等景观元素,展示本校独特的学术理念、历史文化等,进而与师生产生共鸣。
3、营造多元型绿化空间
改造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及保留树种,通过植物的合理布置,也可以达到场地空间和文化氛围相结合的境界。出入口景观保留原有雪松树阵,对灌木色彩及形态进行调整,加强出入口景观的轴线感。教学楼处植物在保留香樟、桂花等长势良好的植物,充分考虑人正常视线所及的绿化视觉景观,通过微地形和自然式种植的生态表达,打造柔和优美、舒适安逸的户外绿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