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这里的“三个必须”擘画出
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通过科技创新的引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通过制度创新的激励,有效调动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思维创新的解放,拓宽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销售渠道。
1、创新农业科技
目前在我国很多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其生产规模小、组织程度低等缺点不断放大,对于种植过程也是完全凭借农民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造成了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难于提高。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单向流动,而留在乡村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这就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这就决定了,高效、智能、精准的现代农业成为了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比如可以采用水稻无人机直播种植,全程用工量只有一名无人机机手,有力地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自然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实现了水稻生产的轻型化、专业化、规模化。这种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了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
2、创新体制机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的追求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强调回归自然,这也导致了绿色农产品需求旺盛,尤其是产自于农村的纯生态农产品。但矛盾的是,我国农村的劳动力、水资源、耕地等生产要素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在试点乡村推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新型农民合作社的形式,把农民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农民可以通过各种生产要素加入合作社成为股东,这样农村有限的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创新经营思维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提质增效,除了要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外,还需要我们思维理念的创新,要改变对传统农业按部就班的认识,紧盯市场,准确把握市场信息。这就需要打破传统农业经营思路,针对现代社会消费质量提升过程中所追求的高端需求和健康需求,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打造纯生态农业和林下经济,既保护了生态,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自然化、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