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植物通常是指株丛密集、低矮,适应性强,能以茎叶覆盖地表且可成片种植的植物。我国城市园林主要采用绿化地被植物作为园区绿色美化植物,常用于山坡、空地辅道、幽暗林处与林间隙地等。下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浅谈一下绿化地被植物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结构设计
绿化地被植物的色彩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对提升观赏性与美化性具有较强的促进功效。以某园林为例,首先根据园林的实地环境与风格特点,应该以绿色、野趣的主题氛围为主,结合园林古风建筑较多等特点,在植株色彩方面应该增加暖色进行调整,通常配备3~5种颜色为佳!其次,应该注意色彩对人的视觉乃至内心的冲击影响,在进行颜色搭配时对植物的冷、暖色要进行穿插调整与处理,使饱和度达到相应的理想程度。最后,要根据植株的种类进行色彩布置,枝叶、花叶的颜色都应该成为色彩搭配的主要参照依据。
2、立面结构设计
园林的主体绿化地被植物种植应该以立面结构设计为主,通过植株高度的层次划分,将固有的定态高低度结构调整为更为理性化的动态高低度结构,使整体植物的层次搭配更加鲜明化与立体化,进而起到提升观赏效果与整体景观的最终目的。首先,植株高度。绿化地被植物由于种类的不同,在相同生长周期出现相对的高度差异化。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好高度搭配是绿化地被植物应用种植的重要基础,对整体景观的美化性与观赏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特殊景观可以采用“高低结合穿插”式的种植方法进行隔断性种植,其实质是突出景观结构的多样化与空间化!园林应用的较高植株为大花萱草、紫露草等。其次,株型与花序。株型和花序同样是影响景观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要分为水平型、直线型与自然型。水平型是指植株排列有序,整体结构保持水平标准,开花多为密实繁多,主要以单独花体开放为主,例如:南非万寿菊、金娃娃萱草等;直线型则是指植株整体结构高耸挺拔,给人直线性的直观感觉,例如:斑叶芒、马蔺等;自然型相比上述两种形态更为鲜明化,其结构效果往往体现出自然随意之势,且种植规模与数量通常颇大,例如:三叶草、崂峪苔草等。最后,植株的质感。园林在进行绿化地被植物种植时应该依据植株质感对其进行合理搭配,质感是影响观赏性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通常将质感较为粗糙的品种种植较近、将质感较优的品种种植较远,这样通过质感分明的合理性搭配,最终起到提升该植株观赏性的实质效果。
3、平面结构设计
平面结构是当下城市园林较为常见的绿化地被植物种植方式,这种方式是根据现场种植环境,对绿化地被植物进行单一的平面铺设,并按照铺设面积与框架进行标准化种植,其种植范围、数量与大小等方面都必须进行尺寸化定位,保证植入景观的棱角性与协调性!这种平面结构设计手法主要应用于园林边路辅基草坪、台阶坡度四周等地段,该种植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外观轮廓清新、整体规划标准、观赏性加强等。因此,园林在园区辅基层面应该大量应用平面结构设计,将绿化地被植物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种植,进而实现了园林的基础性绿色优化。
4、植物基本特征的搭配设计
植物自身的特性较复杂,比如观花类的栀子以及紫薇等。同时,还有部分植物的花型比较特殊,比如旅人蕉以及鹤望兰等,将其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能激发群众的观赏兴趣。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还要注重香味和色彩的搭配运用!例如在某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分为芳香园以及季节园等多种类型,可以保证植物自身所具备的特征充分发挥出来,比如部分巨叶类植物一般具备较高的观赏性,这就需要在园林中适当地引入一些油棕以及鱼尾葵等植物,而亚马逊王莲属于一种特殊的水生植物,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其所具备的巨型莲叶类似圆盘,甚至还可以让孩子乘坐在水面上飘荡,这也能进一步提高园林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