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科园林景观设计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有哪些具体运用呢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23-9-19 9:22:31 来源: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在现代化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是城市绿色健康发展的创新杰作,可优化城市生态布局。风景园林建设要充分结合海绵城市理念,使城市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优势资源互补,让整个城市空间更加节能与环保。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创新建设,全方位建设生态化城市。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具体运用

       1、符合城市景观规划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结合城市景观规划进行,同时还要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和元素。首先,要充分结合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现实情况;其次,要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观赏的实际要求;最后,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让设计方案更加贴近实际。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由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区域文化等构成,设计师只有对这几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把设计理念和城市发展方向和现实情况有效地融合起来,从而让风景园林的设计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让城市景观规划的效果达到最好,让城市可持续稳定地绿色发展下去。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选择更好更合适的风景园林建设地点,让其和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在保证给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还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的观赏需求,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2、功能的适配
       老人及儿童是小区公共空间使用需求最高的人群,老人、儿童活动场地一般结合小区中心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设置。儿童活动场地选择应与住宅楼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活动声音对周边居民的干扰;挖掘场地特点,设计符合儿童尺度和审美的空间环境;考虑家长看护需求,保持视线通透,设置便于家长看护等候的座椅、遮阴花架等设施。老人活动场地应配置座椅、凉亭以及遮阴避雨设施;场地高差处理应采用坡道,完善无障碍设施,提高使用安全性。但目前在寸土寸金的可改造范围内,也可利用宅旁、边角畸零地加以改造,同样也会构建出许多便民之地。充分挖掘小区低效闲置空间,包括边角零畸地块、围墙沿线空间、底层架空空间、公共建筑屋顶等,进行合理的改造利用,增加居民户外休闲活动场所。加强空间的立体复合利用,如高大乔木与座椅的组合布置;围墙与垂直绿化、座椅、宣传展示等功能复合设计;公共建筑屋顶与健身设施、居民栽植等功能复合设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休闲需求。
       3、雨水花园建设
       所谓的雨水花园,实际就是采用浅凹陷的方式对各种植物进行种植,包括草坪、灌木林以及城市当中的其他的植被土地等都可以建设成雨水花园,用于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雨水花园的建设实现了植被及土壤透水功能的有效应用,在保证雨水渗透的同时,将雨水径流量有效减少。与此同时,雨水花园的建设实现了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和园林设计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降低雨水对城市运行的影响,收集到的雨水还能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保障,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在对雨水花园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以下内容加以考虑:首先,雨水花园的建设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用于雨水的收集和储存,且在具体设置以前,应该向气象部门多加咨询,充分了解所在区域的降水量,以此为基础,对雨水花园的位置及规模进行合理的设置,确保其效用的有效发挥;其次,雨水花园当中应尽量种植喜湿植物,一方面用于园林景观建设,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在雨水较多的情况下,植被本身也能发挥良好的储水功能,并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植被进行小型湿地的建设。
       4、风景园林的建筑和绿地规划
       风景园林的建设包括了建筑物和植被,如何对二者进行合理规划至关重要。海绵城市理论为城市建筑物和绿地的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建筑物和绿地的分布,建设比率等问题上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某地区依据海绵城市理论,新建和扩建了大量的园林景观,大大地提升了市区的绿色生态水平。为加快生态绿城和海绵城市建设。高新区积极推进一批公园绿化项目和生态绿道,2018年累计建设绿地面积11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9%,为市民打造生态绿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同时,大力推进公园建设,多轮次研究优化设计方案,融合海绵、运动和环保主题,目前市政设施、管道管线、园路路基、运动场基础基本完成,绿化种植、调蓄湿塘、防控工程按时序建设,将新增绿化面积30公顷,生态建设成果显著。

查看详情 + 上一条 园林规划设计空间创造途径
查看详情 + 下一条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需引进创新思维
【相关推荐】